推广 热搜: 全程机械化  深松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玉米收割机  2016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英德26万亩晚稻开镰收割 阶段性完成夏种(晚造)粮食种植生产任务

   日期:2022-11-03     来源: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秋天的主色是金黄色。连日来,英德市晚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各镇街农户正在抢收稻谷,确保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信息发布日期:11月3日

英德26.68万亩晚稻陆续成熟,农民喜获丰收。

  秋天的主色是金黄色。连日来,英德市晚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各镇街农户正在抢收稻谷,确保颗粒归仓,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记者从英德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英德市夏种粮食生产播种面积29.64万亩,其中晚稻播种面积26.6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0.33万亩、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2万亩,阶段性完成上级下达的夏种(晚造)粮食种植生产任务。

  稻田飘香迎丰收

  在小北江畔的浛洸镇鱼水村,金灿灿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当地合作社正抢抓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调来多台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奔走作业,一派忙碌的景象。只需数分钟,收割机便收满一车,再把脱粒的稻谷倒进停在路边等候的货车里。

  种粮大户罗汉池承包了2000多亩地,他在晚稻的田间管理上下足了功夫,目前水稻亩产约900斤,预计一周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收割。“每一穗约300颗谷,基本达到我的预计产量。”罗汉池说。

  在下太镇高洞村,大部分村的水稻已开始收割,预计今年晚稻的产量比去年略有增加。高洞村湖洞村小组小组长邓长福介绍,今年,下太镇政府免费给他发放了晚稻种子,还派出农机专家到田里进行指导,让他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

  “亩产上千斤,新品种‘华航香银针’试种成功。”日前,英德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前往桥头镇五石村水稻示范基地,对今年该试验田种的示范水稻新品种“华航香银针”进行考察。

  据介绍,香型丝苗水稻航天品种“华航香银针”作为英德市今年试验的九个示范水稻新品种之一,依托“农业+科研”的合作模式,具有高产、香味浓郁、抗稻瘟病强的特性,高产栽培模式每亩可达1000斤。此外,英德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在晚稻生产关键环节高位谋划,统筹各级农技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根据苗情长势和气候变化,指导广大农户对各类水稻品种进行针对性田间管理,并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确保晚稻丰收。

  全力确保粮食安全生产

  据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夏种(晚造)粮食生产种植任务面积为29.18万亩。截至目前,英德市已播种夏种粮食生产面积29.64万亩,其中晚稻播种面积26.6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0.33万亩、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2万亩,阶段性完成上级下达的夏种(晚造)粮食种植生产任务。

  为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英德市整合涉农资金3722.62万元,用于支持并推进春种和夏种粮食生产,其中撂荒地复耕复种1000万元、耕地整治1211.77万元、红防蚁防控300万元、相关镇街统筹整合1210.85万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英德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英德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水产局、市农机事业管理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科所技术人员组成的6个技术服务工作组,以及由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部门组成的4个工作督导组,深入农村第一线,督导各镇街积极开展粮食安全生产,密切关注并掌握各地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动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完成粮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同时,英德市加强山区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统筹调动全市五大区域性农机合作社示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粮食生产预计机耕面积55.66万亩、机种面积14.88万亩,投入农机总动力28.64万千瓦,农机具6626台套,检修农机具7123台套,培训机手、修理人员132人次。

  “下一步,英德市将继续派出工作组加强对各镇(街)的技术指导,动员企业、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提前做好收割机和烘干机的检修工作,抓好跨区域机收和机具调配,确保晚稻丰收到手、颗粒归仓。”该负责人表示,除了做好晚稻收割工作,英德还将提早谋划以马铃薯、蚕豆和冬小麦等主要冬种粮食作物生产,做好冬种生产所需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的调度,保障各类农业投入品供应充足。

  ■链接

  各镇街出“妙招”

  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

  探索“6+1”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出台种植水稻的奖补措施、镇街党政班子现场督查晚稻种植情况、人大代表监督撂荒地复耕复产工作……为推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地见效,确保每年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英德市鼓励并组织镇街拟定相关激励粮食生产措施或采取相关行动,全力筑牢农业和粮食稳定发展的基础。

  石灰铺出台水稻种植奖补措施,组织动员各村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向因洪水而失收的农户宣传种植晚稻的优惠政策,向受灾农户免费派发种子,并做好早稻保险理赔工作。2022年晚造共发放水稻种子3.27吨,协助700户农户理赔受灾水稻损失112.9万元。发放种子补贴50元/亩(未领种子的农户),农机补贴60元/亩,累计发放42.23万元。同时,整合流转土地,引入英德市粤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英德市晟世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种植企业,通过打造水田垦造项目、丝苗米种植基地等,带动该镇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九龙镇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制,严格实行镇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村长包田的“三包”责任制,并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主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相继制定“水稻种植、大豆种植、撂荒地整治、农田渠网整治”等系列种粮惠农补贴政策,狠抓“以晚补早”,确保粮食产量实现稳产增产;积极探索种植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的“6+1”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多措并举提升土地开发利用与管理效能,使农民、企业、村经济合作社、村经济联合社等多方受益。今年,九龙镇17个村居实现还粮耕地超4000亩,晚稻种植完成近1万亩。

  英红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开展粮食兜底种植。在夏种粮食种植关键期,镇党政班子领导带队到各行政村进行督查,以稳住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盘为立足点,以整治连片撂荒耕地块复种粮食为切入点,向责任村委问办法、提要求、推行动;同时,聚焦在保障农业灌溉用水、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上,确保粮食丰收。英红镇还采取由行政村党支部进行粮食兜底种植措施,如田江、星光、新岭3个村委会在晚稻种植期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有序组织,顺利完成兜底粮食扩种562.51亩。

  下太镇人大督导撂荒地复耕复产工作。该镇发挥人大代表监督问效的作用,结合“三问一评一票决”问效监督机制,在撂荒地复耕复产工作推进前,开展“问计划”活动,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撂荒地复耕复产工作计划;组织代表开展“问进度”活动,通过看现场、听汇报、提建议方式,重点检查撂荒地整治工作进度和数据的真实性,认真讨论、梳理问题的成因和落实解决的办法,确保撂荒地整治工作取得长久实效,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助推“撂荒地”变“致富田”。

原文网址:http://dara.gd.gov.cn/snnyxxlb/content/post_4039783.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40109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