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全程机械化  深松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玉米收割机  2016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推动粮食生产转型升级

   日期:2022-12-09     来源:中国农网    
核心提示:隆冬时节,走进位于褐土区的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海丰科技家庭农场,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成片的玉米都已收割完毕,农场院里最显眼是那铺满玉米棒儿的黄灿灿的... ...

隆冬时节,走进位于褐土区的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海丰科技家庭农场,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成片的玉米都已收割完毕,农场院里最显眼是那铺满玉米棒儿的黄灿灿的“晒粮场”,农场主马树海正忙着把收获的玉米脱粒后运往粮站,玉米秸秆全部覆盖在地表,像是大地里的“一层棉被”,阳光下仿佛散着金光,这片丰收美丽的场景,得益于近年来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的落地开花。

探寻气候智慧型农业“阜新模式”,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位于东北地区西南部,地处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典型的褐土区,现有耕地面积500余万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屏障区。该区域光热资源丰富,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褐土表层0-20cm的有机质含量仅在1.0%~1.5%之间,是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重点区和前沿区。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和光热资源丰富叠加驱动,导致农田土壤进一步恶化,土壤微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适应气候变化的缓冲能力不断降低;同时,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地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域气候呈现温度逐年升高、降雨逐年减少态势,暖干化趋势愈加明显,传统的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韧性差、稳产性变弱,已经难以适应气候变化;过度依靠化肥和多次耕翻,加速了土壤侵蚀和地力劣化,并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

2020年12月8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先正达集团中国共同合作推动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秸秆还田与土壤健康促进(润田)项目”(以下简称“润田”项目)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秸秆还田技术优化与秸秆还田模式构建,建立秸秆还田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与推广服务,提出并推广与不同生态类型区特点相适应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提高区域秸秆还田作业质量,提升农田土壤质量,促进农田土壤健康,强化固碳减排功能,为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和应对缓解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首席专家王全辉介绍,农业农村部自2014年起就与世界银行一道共同了启动全球环境基金(GEF)“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在我国粮食主产区安徽和河南建立了10万亩示范区,开展了包括秸秆还田技术在内的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创新示范,总结出集“固碳技术、减排技术、适应技术和增效技术”于一体的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体系,为农业稳粮增收和减排固碳摸索出了新模式。

为探寻适宜于东北褐土地区的气候智慧型农业新模式,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北方旱地耕作制度团队依托“润田”项目,结合以往工作基础,在辽河平原典型褐土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围绕旱地耕作制度创新,开展了气候智慧型农业模式构建研究,利用在农作制度区划、土壤耕作与养地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农田水肥调控、水土保持和旱作农业区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始创新成果,集成构建了以作物多元化种植和秸秆科学还田技术为核心的气候智慧型农业“阜新模式”,该模式核心内涵是通过建立地上资源高效型多元化种植制度和地下地力保育型秸秆还田改土养地制度,不断提高地上作物群体和地下土壤耕层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进而实现“耕地质量改善、作物产能提升、环境效益变优”的目的。通过定位监测发现,该模式是一种兼具地力培育、稳产增收和固碳减排的三赢模式,农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显著增强。

“过去我们种地,干旱年份减产是正常现象,有的年头坡地甚至颗粒无收,这两年采用秸秆还田新技术,旱年不减产,正常年份还多收,今年光苞米就能多赚6万块钱,真是尝到了甜头。”马树海笑着告诉笔者。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固本镇,负责实施“润田”项目示范任务的阜蒙县通达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亮告诉笔者:“应用‘阜新模式’,一亩地能省机械作业费40-90元。虽然增加一次苗后除草及二次病虫害预防,综合算下来一亩地种地成本是326元,比以往种地成本多了32元,但产量增加了,算总账和过去相比还增加收入100多元。”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苏建党研究员介绍,“阜新模式”采用的二比空种植技术,发挥了玉米边行效应,同时为全量玉米秸秆还田创造了空间,秸秆可以放在空行上,这种方式有效减少了土壤风蚀、水蚀,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了土壤肥力,与普通种植方式相比,植株长势更好,后劲儿更足。今年在降雨量过剩的条件下,在阜新示范区运用推广气候智慧型农业模式,平均比对照增产了11.07%。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副县长张文远介绍,气候智慧型农业“阜新模式”的应用,对于稳定提高该县粮食生产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2020年在遭遇连续38天伏旱的情况下,全县粮食产量达到了25亿斤,2021年在降雨较充沛的年型下更是达到了29.3亿斤,而今年在出现一定涝灾的情况下,产量仍然可以保持在30亿斤左右,充分彰显了该技术的稳定性。同时对推动该县高质量完成国家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任务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今年该县保护性耕作任务85万亩,实际落实面积110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

推广气候智慧型农业“阜新模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中国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首席技术顾问、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表示,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理念总体上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减缓气候变化影响,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农业发展意义重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金昌说,积极推进“润田”项目实施,可为生态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农业节能减排;同时褐土区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可促进固碳减排和保粮增收。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占祥介绍,“阜新模式”的构建为东北褐土区秸秆科学还田提供了指导,同时建立的集秸秆还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作物生产全流程的技术规范,可有效推动褐土区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技术标准化,真正实现技术的可复制、能推广、见实效。

负责“润田”项目辽宁阜新项目区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白伟所长告诉笔者:“气候智慧型农业‘阜新模式’有利于实现东北褐土区防风固土、抑蒸保墒、地力培育、固碳减排、稳量增收、节本增效等目标,是促进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的先进技术模式。在阜新地区连续实施五年的监测结果显示,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种植,项目区平均农田风蚀降低85%以上,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3-4个百分点,生产过程减排温室气体(氧化亚氮)11.6%,平均增产10.66%,且产量年际间稳产性更高,显著提高了农田生态系统抵御气候变化的‘韧性’。”

变革传统耕种习惯,实现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落地开花

一直以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农村都流行着一句话,也是当地农技人员总结该地区玉米低产的主要原因,“一少四低三不高”。即降水量少,种植密度、土壤抗旱能力、植株抗倒伏能力、农田水肥利用效率低,玉米产量、效益和农民采用新模式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传统耕作是播种前地里越干净越好,而该区域春季干旱多风,裸露的农田不仅风蚀严重还加剧了土壤水分的散失,严重影响春播保苗。频繁的旋耕作业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还使耕层变浅,降低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进而导致产量低而不稳,土壤健康失衡。”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选派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挂职的科技副镇长董智研究员说。

“2019年的一场大风,眼睁睁看着刚结穗打粒的苞米被刮了个一塌糊涂,真是太惨了!”农场主马树海说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仍心有余悸。

2021年,在专家指导下,马树海的农场全部耕地应用了气候智慧型农业模式,玉米保苗率提高了10%,示范田每亩产量达到650公斤左右。马树海家的玉米仓满了,村民们瞅着眼热,盘算着自己下一年的种法。果然,2022年一下子就有十几户、1000多亩地“加盟试验”,家家都增产了。

阜蒙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晓东说,推广应用新技术,关键是农民观念要转变,而让农民转变观念其实也简单,建“样板田”,让农民看到增产,并从心底里乐意接受,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那就是让产量说话,让增产增收成为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润田”项目的示范带动下,阜新镇桃李村农民对气候智慧型农业的认知度从3年前不足5%,达到现在的95%以上,因为尝到了增产增效的甜头,很多农民舍弃了几十年不曾改变的传统种植方法。阜新市现有耕地706万亩,其中玉米486万亩,30%的面积都采用了该项技术。

放大到整个项目来看,2020年启动以来,“气候智慧型农业——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秸秆还田与土壤健康促进项目”已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和山东四省开展了秸秆科学还田与土壤健康示范推广工作,针对秸秆还田与土壤健康关键障碍创新集成并构建了黑龙江黑土地玉米秸秆还田条带耕作种植技术模式、辽宁褐土地区玉米全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集成技术模式、山东黄淮海平原小麦玉米秸秆周年轮耕分层全量还田技术模式、河北水资源紧缺地区小麦玉米节水种植与作物秸秆还田固碳增产技术模式。通过在4省开展秸秆可持续还田下不同种子包衣技术筛选,监测各地区秸秆还田技术下土壤主要病原菌群体化趋势,构建了新型种衣剂防控小麦、玉米种苗期病虫害的秸秆还田植保配套技术模式。辐射推广340余万亩,有效促进了农田土壤健康,提升了农田生产能力,强化了固碳减排功能,实现了耕地保护、稳粮增收与固碳减排“三生共赢”,为区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业绿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白伟 张哲 李俊霖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艺娇


原文网址:http://www.farmer.com.cn/2022/12/09/99903674.html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40109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