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全程机械化  深松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玉米收割机  2016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日期:2022-12-14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核心提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仓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

仓廪实,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总书记的深切叮咛声声在耳。

抓好粮食生产,是民生大事。开创性地打造高标准、高技术、高产量、高品质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是长沙市为保障粮食安全、端稳中国饭碗所作的努力之一。长沙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四高”试验为切入点,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探索出整好田、选好种、育好秧、施好肥、防好病、全程机械化的“五好一化”粮食安全保障模式。

据了解,位于长沙市浏阳市和宁乡市的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今年双季稻亩产分别达到了1212.2公斤、1163.8公斤,同比增长29.65%和37.89%;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的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里,最后经专家组测定,长沙县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双季稻亩产达到了1275.8公斤,为长沙市的丰收答卷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9月,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在长沙县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调研时表示,要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持农地姓农、良田种粮,坚持走科技种粮新路子。作为农业大省湖南省的省会,长沙市在确保粮食生产稳面、增产、提质上始终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为扛稳粮安重担贡献长沙智慧、彰显省会担当。

稳面积:将粮食生产硬任务一亩一亩抓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叮嘱,化成牢牢守住粮食生产面积的坚决行动。

在今年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吴桂英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长沙市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稳面积,将粮食生产硬任务一亩一亩抓到位。”

在长沙市浏阳市澄潭江镇和家村中心组的一片果林里,上有累累硕果,下有鸡群啼鸣,一派农家好风光。看着在林中四处跑动的鸡群,村民罗友林笑容满面:“这样活泼好动的生态鸡,能卖个好价钱呢。”

在此之前,罗友林计划把稻田里的一栋平房当作鸡舍,用来养产蛋鸡。“后来被村里的‘田长’彭显洪发现,劝我把平房拆掉恢复为耕地,再帮忙牵线,介绍我到这片果林发展林下养殖。现在耕地面积增加了,我的收入也增加了。”罗友林高兴地说。

自2021年3月起,浏阳市率先在湖南省探索实践耕地保护田长制,落实市、镇、村、组、户五级保护,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当年底,浏阳市被纳入全省6个田长制试点县市区之一。

如今,长沙市已全面推行田长制,并取得显著成效。今年8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的主体责任,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

为了确保粮食生产面积,长沙市不但率先践行田长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而且从层层压实政治责任、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3个方面发力,把农地姓农、良田种粮落实落地。

在今年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吴桂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建新,副市长邹特等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粮食生产工作。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早安排早部署,提前把早稻、中稻、晚稻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户到田。与此同时,各县市区纷纷出台促进粮食生产的硬措施,各乡镇也通过动员会、部署会、党政领导责任田等方式将责任落实落细。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长沙市严格落实中央粮食补贴政策,将中央下达的13928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8507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按时发放到位。据了解,今年长沙市共统筹安排财政资金7亿多元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种粮主体种植双季稻补贴资金在400元/亩以上,最高可达600元/亩左右。

截至目前,长沙市共培育规模种粮主体7000余家,规模经营比例超过60%,流转面积近93万亩。仅长沙县,流转土地3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就有143个、500亩以上的有91个。

龙伟义是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的种粮大户,经营着福得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一共流转了村里530多亩耕地。“如今很多村民都去城里打工了,耕地也没人种。他们把耕地流转给我,我就要把撂荒地变良田、变致富地。”龙伟义信心满满地说。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建文向记者介绍,长沙市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今年以来,长沙市早稻、中稻、晚稻、旱杂粮播种面积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全面完成5.558万亩抛荒耕地治理任务。除此之外,今年长沙市还推广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0.81万亩,并计划种植秋冬油菜90.73万亩,较上年增加10万亩。

增产量:农田标准化,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牢牢守住耕地,是为了牢牢端稳饭碗。10月26日,吴桂英在宁乡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再次表明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端稳“中国饭碗”的殷殷期待,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粮食产量,让“米袋子”装满中国粮。

在长沙县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记者看到,随着稻谷收割而翻出来的泥土依然松软湿润,在太阳的烘照下,散发出一股独有的稻田的清香。

“这都得益于农田高标准改造,有效确保了农田排灌顺畅、旱涝保收。”龙伟义指着田边的沟渠给记者看,修整过的沟渠平整坚固,“特别是今年粮食生产遭遇了长时间的高温干旱天气,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是长沙市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长沙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改地适水、改地适土、改地适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办公室负责人夏礼明说。

据介绍,改地适水,是指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开展田埂沟渠修整和管道网化改造,增强农田灌溉排水和保水保肥能力;改地适土,是指根据当地地形特点,综合开展田块整治,实现“小田变大田,大田变良田”;改地适机,是指合理布局田间道路,开展机耕道建设,让农田适应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需要。

除了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农技人员还在土壤上下功夫。“目前示范区采用的是‘双季稻+冬季绿肥’耕作制度,在晚稻收割以后种植紫云英,通过绿肥还田,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培肥耕地地力,最终实现可持续的粮食增收。”夏礼明说。

有了良田,当然少不了良种。在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种什么品种的水稻,怎么搭配种植,都是有讲究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水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赵正洪告诉记者,目前长沙县和浏阳市示范区采用的是“早高晚优”品种组合模式,宁乡市示范区采用的是“早专晚优”品种组合模式。另外还有“早优晚优”“早高晚高”等品种组合模式。

“现在长沙县示范区里种着的是‘隆晶优1212’晚稻品种,这个品种高产、优质、高抗、综合性状好,是湖南省二等优质晚稻品种。”赵正洪边说边用手抚摸着沉甸甸的稻穗,“我们要根据品种、品质、生育期、市场等因素,帮农民把最好、最合适的水稻筛选出来,指导他们配套种植,从提高单产入手端稳中国饭碗。”

有了好的品种,还要有好的秧苗。“秧苗好,秧苗粗壮,移栽后返青快,抵抗恶劣天气能力强,水稻就长得好,可以多增产、多打粮。”赵正洪表示,今年长沙市大力推广工厂化集中育秧,新建育秧大棚15万平方米,同时积极推行机抛等机械化生产,缩短水稻返青期,为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从土地到土壤,从品种到育秧,“米袋子”满了起来,“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去年同样的面积,早稻收了153吨,今年参加‘四高’试验,早稻产量达到了198吨,今年单算早稻就比去年多赚了十几万元。”看着丰收在望的晚稻,龙伟义相信将迎来一个更丰盛的收成。

提质量:粮食品质佳,生态环境美

“米袋子”不仅要装满粮,还要装好粮。习近平总书记对亿万中国人民吃饱饭、吃好饭的关心,在长沙市化成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5月18日,郑建新在浏阳市武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地调研农机装备和早稻生产情况时表示:“将机械化、智慧化应用于从‘一粒种子到一粒大米’的生产全流程,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如何才能出好粮?除了选种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长沙市从绿色综合防控、科学精准施肥、全程机械化应用三个方面入手,确保中国饭碗装的大米绿色又优质。

走进宁乡市金洲镇的示范基地,园湖农机合作社飞防操作手黄海正在利用手机操控无人机进行飞防,轻轻松松就完成了几百亩地的农药喷洒作业。

“无人机和北斗系统是联通的,哪块稻田需要作业,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无人机就会自动作出航线的调整。”黄海表示,通过推广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水稻种植可以有效实现标准化农药喷洒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长沙市在做好减法的同时,也不忘用好加法。在浏阳市北盛镇的示范基地,稻田里比以往多了许多鸭子。“这是‘稻鸭共养’生物控虫模式,让鸭子吃掉稻田里的虫子,同时还能还肥给稻田,一举两得。”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驻点技术人员黎良平说。除了鸭子,示范区里还多了不少智能设备,像小气候实景观测站、智能虫情监测站、太阳能杀虫灯、“双诱芯”害虫诱捕器等,专门给稻田“站岗放哨”。

在减少化肥使用方面,长沙市在示范区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行秸秆粪肥还田、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种植冬季绿肥等方法,应用增苗节氮、控氮增磷钾、叶面喷施微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实现节氮、节肥。

“我们计划通过全面推行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15%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少希说。

在望城区靖港镇凌冲村,种粮大户谭建祥生产的绿色优质稻米备受好评。除了在选种、育苗、插秧、施肥、防病虫害等各个环节科学管理、精益求精,他告诉记者,全程机械化应用有效保障了稻米的总体质量。

“高产优质的品种,工厂化集中育秧,再应用旋耕机、抛秧机、收割机、无人机、烘干机等设备,水稻种植基本成了流水线作业,粮食处于统一生产与品控之下,怎么可能卖相不好、品质不佳呢?”谭建祥高兴地说。

据了解,目前长沙市正在大力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全程机械化,培育农机合作社582家,同时全面推广“十代”(代育、代耕、代插、代防、代管、代收、代烘、代储、代加工、代销)等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全市生产托管服务主体达3095个,服务总面积190万余亩。

“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放眼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整齐划一,空气清新,田园风光自然优美,说是景区也不为过。”王少希笑着说。

戴建文表示,2023年长沙市将采取分层分区扩大试验示范的做法,在今年1000亩的基础之上,扩大到4万亩核心示范区、40万亩辐射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深入挖掘乡村生态文化资源,形成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长沙样板”。

“湖南省是农业大省,‘强省会’必先强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说。从稳面到增产、再到提质,长沙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依托科技与人才优势,以粮食生产“四高”综合试验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探索院士农业、科技增粮的新路径,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转化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集成创新实践,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新时代的长沙智慧。


原文网址:http://www.amic.agri.cn/secondLevelPage/info/31/14829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豫ICP备140109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