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全程机械化  深松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玉米收割机  2016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山西省“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

   日期:2023-02-06     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十四五”时期,我省的农机化工作将根据国家和全省“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重大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提水平,形成适应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农机法制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新格局。

第一章  发展背景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发展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等重点工程,推动形成了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良好态势,全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农机化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发挥了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一、发展成效

(一)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

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595.26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39万台,配套机具达到56万部,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近年来快速发展,2020年拥有量达到113170台,比2015年增长20%。与58.8千瓦及以上拖拉机配套的农具达到100288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比由2015年的1:1.9提高到2020年的1:2.6。粮食作物急需的机械化技术装备持续快速增加,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达到23090台,占玉米联合收获机总数的93%。畜牧、薯类、小杂粮、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方面的装备数量明显增加,新型智能化、复式、绿色机具的实际需求逐年增加,其中农用航空器拥有量达到458架,较2016年增长6倍。

(二)农机化作业水平稳步提高

2020年底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6%,比“十二五”末提高7.6个百分点。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82.2%、75.5%、57.1%。其中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7.3%,小麦机收水平达到89.2%。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深松、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免少耕播种、精量播种面积都有了大幅增长。跨区作业近7万公顷。

(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准实施

“十三五”期间,全省围绕主要农作物全程全面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等重点工作,精准实施补贴政策,将适合我省的机具种类品目纳入补贴范围,实现补贴范围内机具全部敞开补贴、应补尽补。“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1.36亿元,补贴14.76万农户购买23.19万台(件)农机具。对于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协会、农机中介公司等不同形式的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新格局。截至2020年底,全省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2575个、农机大户9897个、农机维修网点5137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68.97万人,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机具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等为支撑,形成土地流转、订单作业、托管半托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等服务功能较为完整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农机化新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无人机植保飞防技术、粮食产地机械烘干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灌溉技术、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饲草料机械化生产技术等方方面面的农机化新技术均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2020年全省丘陵山区县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灌溉技术灌溉施肥面积达到7.67万亩、植保飞防作业面积累积达到313万亩、设施栽培总面积达到75.1万亩。

(六)农机化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以“互联网+农机”为引领,山西农机化信息网加速整合,“山西省智慧农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初步构建,远程作业监控智能设备逐渐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智慧农机应用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农机信息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化服务农民、农机手、农机服务组织、农机生产销售企业的能力,强化了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服务组织的信息共享,在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七)农机安全生产成效显著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全省共发生农机安全生产事故6起,较“十二五”期间,事故数下降了83%,死亡人数下降了78%,千台重伤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未发生一次死亡6人以上的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全省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46327台,检验168698台次,新训新考驾驶员19392人,换发驾驶证18845个。拖拉机、收割机在册数和驾驶员持证数较“十二五”期间均增加了33%。安全监理免费政策全面落实,共计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7个。

表1   农机化基本情况表

项目

指标

单位

数量

农业机械拥有量情况

总动力

万千瓦

1595.26

拖拉机

万台

39.19

其中大型及以上(80马力及以上)

万台

2.24

谷物联合收割机

万台

3.49

农机作业情况

2020年机耕面积

千公顷

2693.79

2020年机播面积

千公顷

2662.05

2020年机收面积

千公顷

2009.91

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72.6

2020年小麦综合机械化率

%

91.8

2020年玉米综合机械化率

%

84.7

2020年马铃薯综合机械化率

%

71.6

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

农机服务组织

4490

农机户

万个

50

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

5137

农机从业人员

万人

68.97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面积

千公顷

1130.86

农机生产托管作业面积

千公顷

116.84

二、发展形势

(一)发展短板

当前农业生产各领域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机械化在区域、产业、品种、环节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高三低”:从区域上看,平川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依旧面临“机”“地”的双重制约;从产业上看,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的机械化水平较低。从作物上看,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杂粮和特色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还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从农机产品供给看,中低端、单一功能机具多,高品质、复合型机具少;从科技创新看,单项农机作业技术多,集成配套的农机作业技术少;从经营主体看,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多,大规模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少。农机农艺融合也不够深入,一些产业品种、栽培、装备不配套,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不协调。

(二)发展机遇

一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全省农机化发展提出新要求。随着我省城镇化、现代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人力成本逐年攀升,农业机械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拓宽农民就业空间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期解决好“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迫切需要加快推动农业机械化为农业产业安全和发展提供保障,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为全省农机化发展创造了新契机。习近平书记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并将“农业机械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分别列入“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工程”重要内容。《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山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都对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我省的农业机械化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重大机遇。这些指示和部署释放了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信号。三是国家及省级农机化新政策为全省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着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为我省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路径、明确了抓手。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农业机械化要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有机旱作农业以及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发展道路,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供需协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各类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突出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促进、示范引导和效益推动,调动农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积极性。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立足于我省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作物,针对发展短板、薄弱环节,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特色农业农机化等的发展。

3.机艺融合,转型升级。密切同广大农艺、农机工作者的沟通与协作,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的生产技术体系,创新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促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配套,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4.协同推进,创新发展。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持续推进农机研发制造与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服务组织形式与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推动建立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和模式。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机装备水平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改善,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机装备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830万千瓦以上。

——农机作业水平全面提升。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7%,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设施种植、林果业、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农机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覆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在服务领域上向综合化发展。完善农机售后维修服务,助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档升级,创建一批管理现代化、生产智慧化、服务综合化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

——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大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灌溉技术、粮食产地机械烘干技术、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大田蔬菜、中药材生产机械化等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

——农机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有所提高。农机事故发生率稳定在0.13%以下。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手段更趋现代化,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表2  “十四五”农业机械化主要指标



第三章  区域发展重点
原文网址:http://www.amic.agri.cn/secondLevelPage/info/31/14944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